我国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快速开展窗口期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个部门起草的《“十四五”机器人产业开展规划》近日印发。《规划》提出,到2025年,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、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,机器人产业停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越20%,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完成翻番。连续8年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
“我国曾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,2020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到达246台/万人,是全球均匀程度的近2倍。”工信部配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引见,“十三五”期间,从范围上看,2020年机器人产业停业收入初次打破1000亿元;“十三五”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%,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.2万套增长到21.2万套,年均增长31%。从技术和产品上看,精细减速器、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、智能控制器、智能一体化关节等关键技术和部件加快打破、创新成果不时涌现,整机性能大幅提升、功用愈加丰厚,产质量量日益优化。

工业机器人到底做些啥?以特斯拉上海的超级工厂为例,90%以上的汽车消费环节都是工业机器人完成的。消费效率非人工劳动力能比较。特斯拉超级工厂正是工业消费智能化的时期讯号。迎难而上 着力克制中心技术短板
值得留意的是,中国机器人产业固然获得阶段性成果,但依然在一定水平上面临“技不如人”的为难。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逝,以工业机器人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型制造业,是产业晋级的开展方向。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全球第一,被普遍应用于国民经济的37个行业大类,91个行业品种,但是机器人的中心零部件减速器技术难有打破。据理解,工业机器人具有三大中心部件,分别是减速器、伺服系统和控制器。这些中心零部件我国依然依赖进口,减速器是其中本钱最高的局部,这意味着,某些范畴每出一件工业废品,其利润的35%要归结给日本。

在国度鼎力支持下,中国企业克制重重艰难,奋起扬帆。如,绿的谐波为突破日本垄断,最终完成减速器产业全球第二,市占率为6.16%。当前,中国国产机器人市场中,国产的减速器占有率曾经超越日本减速器,到达60%,全面替代日本减速器并非空谈。完成产业开展目的 应多方合力
针对我国机器人产业技术积聚缺乏、产业根底单薄、高端供应缺乏等问题,《规划》提出了进步产业创新才能、夯实产业开展根底、增加高端产品供应、拓展应用深度广度、优化产业组织构造等5项任务,以及“机器人关键根底提升行动”、“机器人创新产品开展行动”、“机器人+应用行动”等行动。
“完成‘十四五’机器人产业开展目的不可能一蹴而就,需求社会各界共同努力。”工业和信息化部配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说。
汪宏表示,要夯实产业根底,补齐专用资料、中心元器件、加工工艺等短板,增强规范体系建立;加强产品供应,面向重点行业需求,集聚优势资源,推进高端机器人产品研制,拓展机器人产品系列和品种,提升性能、质量和平安性;拓展市场应用,施行“机器人+”应用行动,组织产需精准对接,推进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开发;优化产业生态,深化国际交流协作,加快培育优势特征产业集群。